2013年2月15日

人生導師 스승님들

「 내 안에 내가 없다.  在我之中沒有我 」 《일침一針》정민

去年末看到這一句時,心中卻有了感慨。從什麼時候開始,心裡開始有不同於從前的體會? 又是從哪裡,受到了某些影響? 又是從何時起,對於緣由自己已不再探求,代之而起的是熱切地想知道該如何接下去...


而就在此時,有一些人會震動著我的心神 (這是很久不曾再有的心情),他連結起的不只是曾有過的生命情境,更是一種面對生命時的理想。當他獨自出現時,你會知道我們不再只是隻身前往,就算獨上高樓的時刻,景色總會清明起來。

所以,我們稱其謂 人生導師。在理性和感悟之間,在真理和興發之中,告訴我仍有那更大的世界,那個我們得以生活其中的世界。因為他曾經看見過。

因為他看見過,而我也曾是。
這就是我的老師,兮谷 崔淳雨 혜곡  최순우 선생님



2012年7月29日

家族歷史

《가족 역사》 家族歷史

   중국에는 '지상에서 모두 형제이다'는 옛말이 있습니다. 옛날부터 대만은 이민사회이기 때문에 않은 사람들이 모였습니다. 그래서 저희 가족은 대만에 이렇게 살게 되었습니다.

   저희 아버지께서는 외성인(外省人)이시고 어머니께서는 본성인(本省人)이십니다. 아버지께서는 중국에서 오셨지만 1949년 전쟁한 후에 고향에 한번도 못 돌아갔습니다. 어머니께서는 성격이 활발해서 많은 나라를 가봤습니다. 저희 부모님께서는 세상의 모든 부모님처럼 아이들에게 모든 사랑을 주셨습니다.

   저는 어릴 때부터 가족들이 집에서 국어와 대만말로 이야기했습니다. 대만에서 이런 생활을 하는 가족들이 많아서 이제까지 대만사람에게 영향을 주었습니다. 그러니까 저는 대만의 연극  <가족 합창 家族合唱>을 봤을 때 이런 대만의 가족 역사가 항상 생각났습니다.

   대만의 가족들은 오랜 시대가 지낸 후에 어떤 모습이 됩니까? 이것은 모르지만 사람들이 미래를 열심히 언제나 기다립니다.

在中國有句古話<四海之內皆兄弟>,從古時候開始台灣是移民社會的原因,有許多人聚集而來,因此我的家族是這樣的生活在台灣。

我的父親是外省人而母親是本省人。父親雖然來自中國,但在49年戰後一次也沒有回去過故鄉;母親因為個性活潑曾經去過許多的國家。我的父母親就像世上所有的父母一樣,給予了孩子們所有的愛。

自小時候起家人們在家裡用國語和台灣話交談,在台灣有許多這樣生活的家庭,直到現在仍給台灣人影響。因著那樣的緣故看雲門的<家族合唱>的時候,總是會想起這樣的台灣家族歷史。

台灣的家族們在經歷過去的時代後,會成為什麼樣的面貌? 這個答案雖然不得而知,但人們對於未來總是熱情地期待著。

【後記】

自接觸韓文起到現在,最感困難的不是學習新的語言,而是要如何適切的轉化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 更是該用什麼觀點詮釋自己生活的地方。學習韓文是因為喜歡韓國文化,但到現在收穫最多的卻是因著他者的國度,回頭想想台灣這個社會 (曾經以為的),如今好像能用一種外人的眼光重新審視...

這是現階段的心得。

2011年4月23日

半跏思惟像

반가사유상 한국국보 제83호

半跏思惟像,韓國國寶有78號與83號兩尊。
在21世紀的韓國中央博物館中,只有這兩尊像留存了下來..

韓國中央博物館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是將文物分置兩地存放,
三國以前的古物搬遷於龍山現址,而李氏朝鮮文物仍留存在景福宮之內。
但龍山的地理位置相較於民眾的生活是有些距離的,
所以中央博物館給人的感覺卻少了些歷史的地位,
而在軟硬體的完備上卻是個相當優異的現代文化櫥窗!
充份地將現代感帶入韓國過往的設計,不同於他國力求的舊時況味,
這確實一直都是韓國希望走的方向。

而捨景福宮去了龍山,就是為了想見半跏思惟像..
雖然希望能看見的是78號國寶,但當時展出的卻是83號像,
初見時是在極微暗的空間之中,徐緩的光亮像是金銅像身上的服飾般散發著靜寗,
但相較於78號姿態的幽雅,83號卻更接近人真正的身體狀態,整體觀是近於自然的。
說78號是女性之美的話,那83號也就是真實的男性了!

說到真正的文物之美,當屬坐落於自然光線裡的百濟金銅香爐,
明亮的空間為其帶來了一種難喻的生命力,雖是古物卻也相當適合置放在現代環境中。

龍山帶給了博物館的不只是新式的建築,也帶給眾多文物一個更加開闊的展現空間,
韓國文物保存的著眼和呈現於外的視野,的確是不同的一種考量。

2010年6月26日

寒食讀帖

「 年年欲惜春 春去不容惜 」 宋.蘇東坡

有識者如蔣勳先生,隨莊嚴先生讀此帖近三十年,亦讀此帖千年以來的流轉因緣,確實不易。只是其中最難處,卻是和作者在心境之上的應和。

時間在紙頁上留下的斑駁漫漶,也轉載了幾代藏家的評點記述,給了後世人們觀看蘇軾其文、其人,許多的可能性...而我們知道了人到中年的作者其人,捨棄了曾有過的名聲,終在異地尋得一處容身也安適之所在。

而寒食帖字述其文,作者所流露的是什麼樣的心情? 這卻是蔣勳先生未到中年時所也不懂的!而莊嚴先生也是一句話,「慢慢看,以後你就知道了」。與其說這話聽來決斷,但如蔣勳先生一看多年後,終於也能似作者之眼懂得明白了。

現在翻看篇章的我,也如眾多的讀者一樣,未入門事先聆聽了其文其事。隱約覺得,讀此帖的時間只能先擱下,再多的又是不懂的了! 像是看了蔣勳先生體會作者的生平道「黃州落難,他終於領悟,生命是連美都可以放棄的。」這令我心頭一驚,差一點激動落淚..

這情緒,是我這樣的年歲看待生命的一種不捨,以及強求吧?